小時候,抬頭往前看,總覺得人生的路很長很長,總感到日子怎么過得這么慢,真希望自己快快長大!人老了,回頭往后看,覺得日子怎么過得這么快,一眨眼,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。真是日月如梭。人生之路怎么這么短!
眼看,八十歲就在面前了。一個現實的問題迫切地擺到了自己面前:晚年怎么過?老怎么養?
四十年來,國家根據當時人口迅速膨脹的實際情況,為民族與國家的長遠發展,實行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的計劃生育政策。如今,獨生子女的家庭,已是普遍的社會狀況。一對夫妻,上有四個老人,下有一個孩子,形成了“421”的家庭結構。如果四位老人中某一位或中風,或摔跤,癱瘓臥床,這個家庭立馬陷入一對夫妻無法解脫的困境!我們夫婦,育有一兒一女,是旁人說的zui幸福的家庭。但如今兒女各自成家,要去經營自己的家庭,培養自己的孩子,打拼自己的事業。忙得團團轉。平日里,我們偌大一個院子里,只有我和老伴與一條狗。不久前,陪伴我們七年的那個狗伴死了:院子里只有我們兩個老人了……
中國社會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了!國家的決策者們,已在關注這個社會現象了。黨中央在制訂“十四五”規劃時,適時地把養老事業提到相當的位置。
幾個月前,友人在江西上饒搞的一個北斗導航營運基地落成,喊我去參加開營儀式。閑聊中,得知他在江西還辦了幾處養老基地。真想到這樣的養老院去試住幾天。我不經意間住把這個想法,透露給了我這位朋友。
我的這個想法,被這位有心的朋友記在心里了。這一天,他竟親自來接我們去他辦的康養中心去住上幾天了。
我和老伴欣然前往。去感受、去體驗一種全新的,也是馬上要面對的生活。
這座養老院,名叫南昌市九九頤家康養中心。坐落在南昌城區的玉帶河邊。環境優雅。這里原是一家工廠。廠子停辦以后,他們收購改造,建成一家養老院。經過他們精心修飾,諾大的院區,處處呈現一片溫馨的氣氛。花壇綠樹,干凈整潔。一棟主樓,四層,三百多個床位。每個房間,都帶衛生間,配套全齊。院子里,有娛樂室,有健身房,有舉辦健康講座的教室,有看書讀報的閱覽室,有供老人自娛自樂和社會上來慰問老人的演出場所,更有一批專業素質很高的醫護人員……等等,等等。
我們是下午到的。這天天氣真好,暖暖的冬陽普照。院子里一個個花壇里的花,開得正艷。不少的老人坐在輪椅或藤椅上,正在院子中心的大坪里曬太陽,愉快地聊著天,工作人員穿行其間,與老人摟摟抱抱,說說笑笑。場面無比的親切。陽光下,人,樹,花,整個院落,都在微笑。
我們被安排住在主樓旁邊的一個小庭院里。院子不大,靠墻整整齊齊擺放著一排裁在陶缸里的盆景,有花,有樹。幾株桔子樹上,掛滿紅紅的果子,散發出濃濃溫暖氣息。放下行裝后,我就滿院子游走開了,四處張望、探看。只見主樓以外,還有好多個庭院,全是不同的功能區。食堂,整挨著主樓。
我正在院子里游走的時候,負責管理我們的一位漂亮的小妹,就來喊我回房了,說是醫護人員來為我測血糖、量血壓了。這是養老院每天的規定項目。我從小妹妹那里得知:住在院里的老人,從自理到特護,分成三檔十級的護理等級。zui上面的那級,是臨終關懷了。臥床,插管,鼻飼。zui下面的那級,叫自理活力型。像我目前這個樣子,如果住進來,就會定為自理活力型。這一 級,護理人員每周為你洗兩次衣服,飯菜為你打好擺到餐桌上。每月收費也zui少,只收2700元。
“伙食呢?"我問小妹。
“四菜一湯。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,以清淡為主。早餐,雞蛋,包子、饅頭、稀飯。中餐,營養配制以解決蛋白質為主,晚餐,以解決膳食纖維為主。配以水果。上午和下午,還有兩次點心。
院內的門柱上,懸掛著一幅幅醒目的對聯、標語,從中彰顯他們建院的中心思想。其中一幅,zui觸動人心:為天下兒女盡孝,替各級政府分擾。
很快就到了開晚飯的時間了。自理的老人,已匯集到了餐廳。坐到各自的位置上,服務員已送上飯菜上桌了。我雖然只能劃成自理活力型,但此次也許算做客人,小妹把飯菜送到了我的房間。我和老伴一人一份。盤子里,四個格格放著菜,一個格格里盛著飯。另有一小碗湯。溫熱微辣。很適合我的的口味,挺好。
我和老伴己養成多年的習慣,晚飯后要到外散步個把小時。小妹堅持要陪我們外出散步。,她領著我們走向院外,沿著院子后面的玉帶河走去。出門時,碰到一位住院老太太,小妹立即笑著迎上去,一把抱住那老太太,然后,又用她的小手,撫摸著老太太的臉。老太太頓時笑開了花……此情此景,多么像是一對親密的祖孫啊!
人,是具有多方面欲望的高 級動物。不僅希望自己居住的自然環境優美,更希望自己生活的人文環境溫馨啊!不久的將來,我如能邀上平日里玩得zui好的三、幾位好友,一起生活到這樣溫馨的康養中心里,渡過自己人生的zui后時光,豈不美哉!
住了兩天養老院,獲得了一種全 新的體驗,留下一片溫馨在心間!